【机关党建典型案例】党政办党支部:聚焦“五个着力” 开创依法治校新局面
编者按:机关党委成立于2021年7月,由原党群机关党总支、行政机关第一、第二党总支、后勤机关党总支合并产生。目前,共有党员336名,下设30个党支部。长期以来,各党支部聚焦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样板和星级支部建设、支部特色共建、“我为师生办实事”、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等工作,形成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增进机关各党支部、各部门交流合作、互学互通,我们推出“机关党建典型案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党政办党支部:聚焦“五个着力” 开创依法治校新局面。
党政办党支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党建+法治”理念,聚焦“五个着力”,以新谋划、新思路、新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与法治工作深度融合,开创依法治校新局面。学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获评安徽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优秀单位。
一、着力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扛牢依法治校之“责”
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第一原则,贯彻到依法治校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治和信访工作;调整依法治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学校法治工作要点,定期督查,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围绕党纪学习教育,及时跟进学习党的最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024年党政办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15次,其中包括党课3次,专题报告会1次。三是强化工作保障。配备法律专业专职工作人员;参加2024年全省教育系统(高校)依法治教培训班并作交流研讨,提升法治工作水平。设立“法律事务”专项经费,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调整、保留学校议事协调机构53个,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着力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夯实法治建设之“基”
一是完善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中共淮北师范大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修订)》《中共淮北师范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修订)》《淮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修订)》,规范性文件和合作协议提交会议前按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查,规范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题申请流程等,确保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严格规范管理。优化办公室办事流程10个;严格收发文办理流程;扎实做好保密管理工作;完成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规范办公用房管理,完成行政机关整体搬迁工作,完成维修改造16间辅助用房,做好资源优化调整工作。三是加强督查督办。围绕年度法治工作要点、信访举报、涉法诉讼等工作,开展常态化检查和专项工作督查,定期向校党委报告督查情况。
三、着力健全制度体系,扭住依法治理之“要”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及时更新《淮北师范大学规章制度汇编》收录400余项校级文件(截至2024年4月)。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全面梳理学校制度398项,其中废止40项、失效3项、保留196项、修订112项、制定52项。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定《淮北师范大学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试行)》,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完成规范性文件审查20次,专项法律事务审核15次。三是推动制度信息化公开化。印发《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修订)》和《淮北师范大学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通过学校OA办公系统和信息公开网公开校内规章制度。
四、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法治文化之“识”
一是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利用校园电子屏幕、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展示法律知识要点,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法律知识专题推文,制作并推送创意短视频,有效拓宽宣传渠道。二是精心筹划法治宣传活动。扎实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江淮普法行”“宪法宣传周”“保密宣传教育月”等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计13000余人次参加。完成“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问题整改和法治宣传工作报告。三是积极推进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落实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学法制度,制定《淮北师范大学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和月度学习计划,按季度向省教育厅报送学习情况。
五、着力推进法治工作创新,彰显法治建设之“效”
一是创新“法治+信访”工作模式。把依法治校与信访工作有机统一,通过调整领导工作小组、完善信访制度、建立信访督办平台等方式,健全依法信访工作机制。2024年受理办结各类信访件同比下降7.4%。学校信访工作经验在《安徽教育·工作情况》刊发。二是创新法治+信息化工作方式。建立“淮师心声”民声呼应平台,扎实做好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在信息门户设立专项法律事务审查、规范性文件审查、信访督办等流程,线上办理工作,有效推动学校依法决策科学化、内部治理数字化、问题处置智能化。
(文:杨倩倩/图:党政办 /审核:曹磊 /审校:何瑞菲/终审:赵娟 )
用户登录